NG体育-申花伤病潮持续蔓延,半年内四名主力重伤长期缺阵,朱辰杰蒋圣龙亦曾经历骨折之痛
球队又一名关键球员在训练中遭遇严重伤病,预计将长期缺席比赛,这已经是短短半年内,申花第四位遭遇重伤并长期缺阵的NG体育球员,更令人担忧的是,球队后防核心朱辰杰和蒋圣龙此前也曾经历过严重骨折,虽已康复,但频繁的伤病问题正严重影响着球队的阵容稳定性和赛季目标。
伤病潮接连爆发,四名球员长期缺阵
从去年年底至今,申花队的伤病名单不断延长,最新一例是球队中场重要轮换球员张璐(化名),在一次队内对抗赛中十字韧带撕裂,预计康复时间至少为6至8个月,此前,前锋刘若钒(化名)、后卫艾迪(化名)以及中场球员钱杰给(化名)也相继遭遇重伤。
刘若钒在今年初的冬训期间脚踝严重扭伤,伴随韧带损伤,至今尚未归队,艾迪则在联赛第三轮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碰撞后导致肩关节脱位及骨折,手术后需休养4个月,钱杰给的伤势更为复杂——他在一次拼抢中胫骨骨折,初步估计需5至6个月才能恢复训练。
这些伤病不仅类型多样,且均需要长期康复,俱乐部医疗团队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赛程密集、比赛强度增加是导致球员身体负荷过大的重要原因。“现代足球对球员的身体要求极高,而连续的高强度比赛几乎不给球员足够的恢复时间。”
朱辰杰蒋圣龙曾历骨折,心理身体双重考验
更令人关注的是,申花队中的国脚级中卫组合朱辰杰和蒋圣龙也曾在职业生涯早期遭遇严重骨折,朱辰杰在2020赛季因脚踝骨折缺席了大半年比赛,而蒋圣龙则在2019年遭遇肋骨骨折,休战数月,这些经历虽然已成为过去,但无疑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辰杰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骨折后的康复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考验,每一次对抗都会下意识地产生顾虑。”蒋圣龙也表示,重伤后需要重新建立自信,尤其是在身体对抗中。
尽管两人如今已重回赛场,并成为球队乃至国家队的重要一员,但他们的经历也反映出职业球员在面对重大伤病时的艰难历程,俱乐部运动心理专家透露,长期伤病往往会导致球员产生焦虑甚至抑郁情绪,需要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赛程密集与训练负荷成主因
申花本赛季面临多线作战,包括中超联赛、足协杯和亚冠赛事,密集的赛程使得球员身体疲劳累积,增加了受伤风险,数据统计显示,申花是本赛季中超所有球队中比赛间隔最短的俱乐部之一,平均每4天就有一场比赛。
主教练吴金贵多次公开表示,赛程安排对球员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我们不得不频繁轮换,但即便如此,关键位置的球员仍然得不到充分休息。”俱乐部也在尝试通过高科技手段监控球员负荷,但效果有限。
近年来足球战术的发展使得比赛节奏更快、对抗更激烈,中超联赛的场均跑动距离和高速冲刺次数逐年上升,球员身体负担陡增,加上本赛季裁判尺度调整,身体接触判罚更为宽松,进一步提高了受伤概率。
俱乐部应对措施与未来挑战
面对严峻的伤病形势,申花俱乐部已采取多项措施,医疗团队加强了预防性康复训练,针对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强化;俱乐部也在考虑调整训练强度,并在转会窗口开启时引进更多球员以充实阵容。
伤病潮的蔓延依然对球队成绩产生了直接影响,申花在本赛季初期表现不俗,但随着多名主力伤退,战绩出现波动,球队在中超积分榜上暂列中游,亚冠小组出线形势也不容乐观。
长远来看,如何平衡多线作战与球员健康将成为俱乐部管理的核心课题,有专家建议,中国足球应从青训阶段开始重视运动医学教育,帮助球员养成良好的身体维护习惯,联赛赛程的安排也需更加科学,避免过度密集。
球迷担忧与团队士气
申花球迷对球队的伤病问题表达了强烈担忧,许多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呼吁俱乐部重视球员健康,甚至建议放弃部分赛事以保障主力球员休息,球队队长吴曦表示:“球迷的支持对我们很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团结,帮助受伤队友尽快回归。”
尽管形势严峻,但球队士气并未受到根本性动摇,多名年轻球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填补了空缺,俱乐部管理层也强调,将不惜一切代价为球员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和支持。
上海申花正经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伤病潮的蔓延不仅是球队阵容上的打击,更是对俱乐部医疗体系、管理水平和心理支持能力的全面考验,朱辰杰和蒋圣龙的经历证明,重大伤病并非不可克服,但需要时间、耐心和科学方法。
对于申花而言,未来的道路依然挑战重重,如何在成绩压力和球员健康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球队本赛季的最终命运,而中国足球也需从申花的案例中吸取教训,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球员,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同时提升联赛的整体水平。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